滕州市青工委'1778'工作法:强化团建引领,助力乡村振兴

2024-01-18 8:23 · 邱晓娜

         团滕州市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,以开创性思维和扎实行动,率先探索并实践了青工委“1778”工作法。这一模式深刻诠释了“组织建、目标同向、资源共享、工作联动”的核心理念,为基层团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,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显著,为团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,其主要做法与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(1)创新“1 项机制”,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

         滕州市委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,在全市 21 个镇街全面建立了以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的青工委架构,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青工委工作的全过程、各方面。通过将辖区内重点单位、学校、医院、非公组织、社会组织等团组织负责人,以及乡村好青年、青年企业家等多元力量纳入青工委成员体系,构建了广泛参与、协同共进的青年工作格局。定期召开的青工委会议,不仅为指导和协调青年工作提供了平台,也促进了区域发展共谋、基层团建共抓、青年服务共进的良好局面。

图

滕州青工委会议

(2)组建“7 支队伍”,打造全方位青年服务体系

         围绕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,滕州市青工委精心策划并组建了青年先锋队、乡村好青年联盟、“向阳计划”青年志愿者等七支特色鲜明、功能互补的青年队伍。这些队伍在乡村治理、产业发展、文化传播、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

(3)搭建“7 大平台”,促进资源高效整合利用

         滕州市青工委积极探索资源互补、共驻共建的新路径,依托区域内社区、学校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,成功搭建了居民服务、理论宣讲、文化宣传、共驻共建、志愿服务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治理等七大服务平台。这些平台不仅拓宽了服务青年的渠道,也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。

(4)创新“8 项服务”,精准对接青年发展需求

         紧密围绕共青团和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与中心任务,滕州市各镇街青工委因地制宜,创新实施了包括“青鸟计划”人才引育、“希望小屋”儿童关爱、“乡村好青年”培育计划、“牵手关爱”留守儿童行动、“暖冬包裹”温暖传递、“金秋助学”圆梦计划、“青安岗创建”安全生产示范以及“科技创新”助力产业升级在内的八项特色服务项目。这些项目紧贴青年实际需求与地区发展实际,有效激发了青年的创造力与凝聚力,引领他们抱团发展、反哺家乡。

图

滕州美景-夜景俯瞰